由李德成先生所著、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的长篇抗战题材小说《苍山血海》新书发布会暨电影剧本改编研讨会7月29日在北京举行。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向云驹先生出席研讨会并发言。
以下为向云驹先生发言摘录:
我抛砖引玉谈点个人的看法。首先对这部作品的问世表示祝贺。在作品的阅读过程中,我感觉到它的出版肯定有一些曲折。这是个很大的题材,叙事的角度又不太一样,刚才听说审读过程费了一些时间,现在能够出来确实很不容易。它的叙事角度很新颖。作品正面呈现了中华民族抗日战争付出的巨大牺牲,但小说的人物还是集中在敌伪、敌特,主要人物是中间偏负面的人物形象,这个当然也有作者的用心。我们太正面叙述了,有很多的历史的背景就不太好呈现。我读了这个作品,感觉到这个叙事角度非常特殊,呈现的整个历史背景也很独特,具有创新性。
另外有一个非常突出的印象就是,作品把山东这个地域写得很透,呈现得很充分,把它久远的历史背景和它不断发展的历史过程,以及它处在抗日战争以及抗日战争以后,包括在抗美援朝战争的整个过程,相当于山东在中国的位置、地位、作用,作了这样的一种全景的展示,这个视角很宏大。我们有很多地域性的写作,但能记录这种全视野的不是很多。比如我是湖南人,说湖南精神的,说湘军的,但都没有像这个作品一样呈现山东,把整个历史的深刻性、复杂性,而且中间很重要的一些历史人物、历史贡献、历史事件都置于写作之中。读这部作品,加深了人们对山东全面理解。山东在一定程度上是中国的一个核心。山东如果叙述得不透,在一个程度上我们对中国的理解就不会很透彻。这是这部作品给我们的一个突出印象,立足山东在中国的历史、经济、人口、文化、地域中的作用、地位、特色,另外立足山东在抗日中的地位、作用,日伪共几方面的博弈,这样一段历史。
在叙事的角度上,我们一般写中国军队和日军、被侵略者和侵略者的博弈对抗,我们这种角度的叙述比较多,这次加了一个“伪”或中间派,他不完全是日军,他投降了日军,他是中国人,他又经常摇摆,这样一批人在我们的历史题材作品中是比较少的。实际上,解读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的伪军,也是我们一个深刻的历史教训,是历史上值得关注的一个大问题。把这个角度呈现出来,把这个问题置于我们思考、批判的范畴。过去文学界的“周作人现象”引发过类似的思考,但是从大的战争场面深入涉及这个角度的还比较少。这部作品立足于日伪共的历史,对中日战争展开了特殊的、宏大的叙事。
另外,我觉得整个创作立足于大量史料的搜集和分析,使叙事具有历史细节的饱满度和丰富度,在历史小说中是独具一格的,在抗日战争文学的叙事也是独具特色的。包括日俄的诺门坎战役,对日本内部矛盾的披露,对细菌战的叙述等等,阅读起来印象非常深刻,这是一幅山东抗日战争的全景图。作品把很多笔墨给了伪军,也给了日军,在叙述的分量上是比较少见的,一定程度上从反面侧写八路军的抗战和各种政策,这个叙事角度是非常独特的。没有非常雄厚的史料支撑,没有巧妙地解决正面叙述,就很难取得成功,它会导致价值判断的严重偏差。总体上这个作品较好地处理了这个问题。
这个作品在叙事上也很有特色,经常以讲古的方式展开对山东充分延伸的叙事,对山东的各个阶层、基层组织、民情民风进行了全方位的叙事。其中比较印象深刻的对青岛历史的解读,在一个大背景中,对山东地域本身的层次性和丰富性展开得很充分。这种解读有大有小、有点有面。一个让人印象特别深刻的是对抗日战争的丰富性的呈现,在很多地方通过不同的方式、通过人物、通过叙事,通过战争之前的战况分析,把山东战场的八路军抗战的特殊地位、特殊贡献特别突出地显示出来。山东分布了很多敌后点,这本书里还写到药品、武器的生产,这在其他抗日战争的叙事中很少接触到这部分史实。把这些东西呈现出来以后,我们也让感受到根据地敌后抗日的重要性。很多民间的包括地雷的生产和使用、地道战等等这些丰富的细节,这些方面都给人印象特别深刻,使我们对抗日战争有了更加全面了解,对战争中曾经出现的负面东西我们也有了了解。对伪军的各种心态,伪军的不同层次,他跟八路军打交道,跟日本侵略军打交道,这种复杂关系,这一段也是我们必须了解的。抗日战争之所以涉及面那么广,时间这么久,这中间不是简单的因为日本军队武器先进,战斗力强,它中间还是引起了中国民众内部复杂的变化,为什么伪军群体这么庞大,这些确实都是非常特殊的,让我们必须直面和正面这样一个历史。
总的来说,这个创作给人以很丰富的感受。但是我觉得历史资料和人物有一定的脱节现象存在,使叙事的故事化、人物塑造方面受到一定削弱。小说在一定程度上还显示出历史报告文学的痕迹。涉及到影视改编,如果拍成故事片的话恐怕要减少它的纪实、纪录片的痕迹,但是又要把怎么把背景融入进来,这是一个难点。没有背景特点就不突出了。另外人物稍微有点“散点透视”,集中度、聚焦度不是特别够,特殊人物经常是跳跃式的。另外书中还是缺一个特别突出的八路军,正面战场的人物,又和这些人物有关联,涉及了几个,但总体上比较弱,应该在作品中更早地涉及、更早地出现。现在八路军战场是侧写为多,资料性、背景性叙事多,通过人物塑造来展现的正面塑造还是少了一点,改编电影是要重点解决的一个问题。另外从小说角度来看,敌伪时代的披露很充分,也很震撼,但是这个叙事中缺乏一定的批判力度。我个人认为改编电影的时候,这个问题还是要认真地考量。
从另外一个角度看,现在的设置,包括人物角度的设置,这也是一种叙事策略,有利于展开民国社会的复杂性和日伪内部的复杂社会关系,可以包容更广阔内容和社会层面,但是不利方面就是对历史正面人物、对八路军的叙事相对比较弱。正义的背景出来了,但是正义感的力量没有出来。很多对抗日战场的肯定都出自日伪的语气,高度受到限制。总之改编面临着如何既要把宏大背景呈现好,又不脱离人物;再次如何把八路军抗战的主流强化,同时还能充分体现抗战的复杂性;另外就是如何塑造出更醒目的人物。人物如果还完全集中在胡百胜身上,可能还要设计一个更平行的人物形象,完全以伪军身份出现。这个怎么解决,也是值得认真考虑的问题。
我就讲这些,供大家批判。